居家托养服务 温暖残疾人心田
“照看一人,致贫一家人,拖累一家人”是智力、精神残疾人家庭的真实写照。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的欠缺,这类人很难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,也使家庭承受着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。为解决这部分特殊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、身体健康等问题,今年以来,海原县落实项目资金30万元,采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,对200名重度肢体、智力、精神残疾人进行精准分类,提供个性化、差异化居家托养服务,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送到他们身边。
“喂,你好!我是李牛都的哥哥,最近老是阴天下雨,想给李牛都预约保健按摩,能麻烦你们过来一趟吗?”李牛都智力一级残疾,父母早逝,日常由哥哥嫂子照看,本人无任何收入来源。海原县残联将李牛都列为居家托养服务对象,服务人员首次上门时,哥哥嫂子怀有抵触情绪,认为陌生人来家里多有不便。随着服务人员耐心地讲解政策,李牛都的家人不仅接受了上门服务,还会主动预约服务。
33岁的马涛,智力二级残疾。初次去他家时,服务人员刚进门一股异味扑面而来,垃圾扔得满地都是,大家立即拿起扫把帮他清理房间。看着焕然一新的房间,马涛的脸上露出了笑容,服务人员贴心的居家托养服务,让他感受到了温暖。
今年32岁的田兴兰,肢体二级残疾,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,生活十分拮据,父亲也是肢体残疾,只有年迈的母亲照顾他们。第一次上门服务时,看到田兴兰家的窗纱布满灰尘,不仅阻挡视线还不美观,服务人员第一时间为其更换了窗纱。阳光把屋内照得亮堂堂,田兴兰的妈妈感慨万千:“这纱窗好多年没换了,你们真是帮了大忙。”托养服务开展以来,每次上门服务都让田兴兰的母亲减轻负担,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多起来。
“像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,我们的居家托养服务也在持续进行。”海原县残联负责人介绍,要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残疾人工作,充分理解、尊重、关心、帮助残疾群体,在居家托养服务实施过程中,他们将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,为残疾人提供稳定、可持续、专业有效的生活保障、居家托养和精准康复等多功能服务,努力让残疾人融入社会,让每一个残疾人都能过上更有尊严、更加幸福的生活。(记者 马敏)